浏阳老兵的“焰火”人生
|
|||
浏阳老兵的“焰火”人生 | |||
《老兵你好》栏目与观众温暖相遇,随着《浏阳河》悠扬动听的旋律缓缓流淌,山城浏阳在镜头下缓缓铺展 | |||
2025-03-12 来源:湖南军号 | |||
打开CCTV-7国防军事频道,“老兵你好”栏目与观众温暖相遇,随着《浏阳河》悠扬动听的旋律缓缓流淌,山城浏阳在镜头下缓缓铺展……
浏阳河畔,天空剧院依水而建,何继荣与央视栏目组的主持人在河畔悠然对谈。他们的身后,烟花在空中绽放,也成了这场访谈的主题背景板。花炮,正是何继荣人生的标签之一。 何继荣深耕烟花爆竹行业30多年,是浏阳烟花行业的杰出代表。2010年长沙橘子洲头,当《恰同学少年》主题音乐焰火晚会启幕时,何继荣团队打造的巨幅焰火“青年毛泽东像”惊艳湘江河畔,开创了烟花史上人物造型艺术的先河。2012年,台湾高雄的夜空再次被浏阳烟花点亮,何继荣团队奉献了又一场巨幅焰火“锦绣潇湘”,足足18米高、80米长,燃放了一万多个焰火头。现场十余万观众共同见证了浏阳图形烟火的璀璨绽放。 “锦绣潇湘”“青年毛泽东像”以及2009年打造的“焰火国旗”,创下了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。何继荣团队还成功承担了第八届全国运动会、澳大利亚APEC会议等大型活动的艺术焰火燃放,让浏阳花炮的美名响彻全球。
何继荣在烟花陈列室介绍 一份情怀一份承诺,至情至性烟花路 “何况,我还有一份未了的承诺!”何继荣敞开心扉讲述起了他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战友情。1978年,他入伍参军,结识了比他年长一岁的战友郭怀辉。郭怀辉是广东籍人,对“新兵”何继荣关怀备至,见他想家了,就和他说战争结束后要陪他一起回浏阳看烟花,何继荣笑着说:“好!等你来,看烟花!”谁知,残酷的战场夺走了郭怀辉的生命,一句“等你来”,成为何继荣心中永远的痛。这份承诺,也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。每逢清明,他都会为战友点燃浏阳烟花,以此表达内心最沉痛的追忆。 1983年,何继荣退役归乡,他放弃了人人羡慕的稳定岗位,主动申请调入条件艰苦、效益未显的浏阳出口礼花厂。当1997年企业改制浪潮袭来时,他更是选择卖房筹资,带上一群退役战友坚定地走上烟花传承之路。“就算时光重来,我还是会坚定不移地选择烟花行业。”何继荣说。回到1983年,当他刚刚接触烟花时,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,他从最简单的认识材料开始,慢慢地学着搭配火药,再逐渐尝试创新。40余载光阴流逝,他始终铭记着师傅的教诲:“只有钻出新意来,才能让浏阳烟花继续保持辉煌。” 浏阳烟花,从唐朝以来,便在浏阳大地上绽放光彩,历经岁月洗礼。这份传承,是浏阳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,是代代相传的责任与使命。
何继荣的爷爷何宣桥是一名烈士,他自小沐浴在英雄爷爷的光辉事迹中,也因此立下了报效祖国的誓言。5年军旅生涯,他历经10多次大小战斗,包括461高地战役、扣当山战役、凉山会战等,每一次战场都是一次英勇拼杀。在攻打461高地战役中,他被子弹击中身负重伤,却仍然坚持爬行千米,圆满完成了通信任务。他所在的连队被授予“461高地英雄连”荣誉称号,他本人也荣获个人二等功。
针对退役军人群体,何继荣专门开设了计算机操作、电子商务、多媒体制作、起重装卸机械操作、烟火燃放操作等专业培训班,向社会培养了数千名合格技术人才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退役不退志”“退伍不褪色”的初心使命。 “我永远是一名军人。”何继荣坚定地说,即便已经远离炮火,他的眼前依旧浮现着匍匐前进的战友,他仍将继续前进,在平凡岗位上为万家灯火增添一份光亮——这是他的初心,也是他的承诺。
主 办:新媒体中心 监 制:牟作明 编 审:方争辉 编 辑:黎思远 刘慧 电 话:0731-570217(军) 0731-84570217(地) |
|||
|